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一九二一影评范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一九二一影评范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观百团大战有感?
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观看了抗战影片《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从一九四○年八月二十日开始,由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出动兵力从二十余个团,战役发起第3天已发展到一百零五个团参战,在当地民兵和群众的配合下,向华北敌后主要的交通线和沿线据点发动攻击,粉碎了日军所谓的“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也是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故称此为“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共击毙、击伤、俘虏了日伪军共达46480人,还缴获了各种抢支5942挺,各类炮50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煤矿5个,仓库11个的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寇三十天拿下华北,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狂言,有力地打击了日寇侵略我国的嚣张气焰,更加激发起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在战争胜利的背后,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战争的残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抗战的英雄们在没有吃,没有穿,没有飞机大炮,用大刀、长茅、小米加步枪来抵挡日寇对华发动的侵略,弹尽粮绝就与日本鬼子展开肉搏,这是一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有的抗战英雄没等到胜利却早已为国捐躯,用生命和鲜血来保卫着国家的安宁。
在战争中看到了中国人民都有一种信仰,为了和平,赶走日本侵略者。军民万众一心,用“最后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衣,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的实际行动,前赴后继捍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正是这种军民一家的爱国理念和敢于亮剑民族精神。因为有他们,日本才会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才会胜利;因为有他们,人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祖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和平已久,我们更要牢记历史,严防战争再次来临。只有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和发扬先烈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心中牢记有国才有家的理念,脚踏实地工作,从个人做起,从细节做起,才能实现单位强、企业强,才能实现强军、强国,才能实现“中国梦”。国强才能安宁,国强才能维护和平。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
长期在抗战前线的彭德怀等将领直接指挥的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至1940年12月初,敌后军民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
百团大战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在抗日局面比较低沉时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喇叭裤飘荡在1983电影影评?
《喇叭裤飘荡在1983》是一部以喇叭裤为主题的电影。影片讲述了在1983年,喇叭裤在流行文化中的兴起和风靡的故事。
该电影通过几位主角的生活,揭示了喇叭裤对于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重要意义。喇叭裤代表着自由、激情和追求个性的象征,成为了年轻人们的时尚选择。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服饰,而是对于那个时代精神的一种表达。
影片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展示了喇叭裤飘荡过程中的场景和细节。喇叭裤被风吹动时的摇曳多姿和色彩斑斓的花纹,让观众感受到了喇叭裤的灵动和美感。
通过该电影,观众能够了解到喇叭裤在80年代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价值和时尚意义。它们不仅仅是服饰,更是一种对于个性和自由追求的寄托。
综上所述,《喇叭裤飘荡在1983》是一部表达了喇叭裤在80年代的时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电影。通过讲述喇叭裤飘荡的故事,影片向观众展示了喇叭裤在当时年轻人中的流行和影响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九二一影评范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九二一影评范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