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让子弹飞相关影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让子弹飞相关影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让子弹飞吧电影表达了什么?
让子弹飞可以说是姜文拍的最成功的一部商业电影了,其中故事的精彩曲折以及隐喻广为人们所谈论,之前也在网上看过写影评,觉得有些内容有点过分解读了,可能导演都没想过这么深。那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呢?在这里我谈谈一些个人见解。
首先电影开篇的马拉火车,确实是清朝那会发生的事。慈禧认为这个火车烧煤炭又是冒黑烟,又是发出巨大的轰隆声,会打扰到祖宗先灵的休息,所以必须把火车头撤了,改用几匹马来拉火车。这就产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马拉火车。这里的含义可能就是代表当时中国还处于满清封建时代里,也交代了故事是从清朝末年讲起。
而姜文与黄四郎其实代表了两个阶级,姜文属于革命派,黄四郎代表地主阶级,两者之间必有一战。姜文之后在衙门里审问武举人的时候冲着汤师爷说还的用这个(指枪),意思是革命靠文的不行,必须要靠武装斗争(枪杆子里出政权)。
花姐是黄四郎买来安插在姜文这边的卧底,但是花姐内心还是向往姜文这一派的,从她说的我想把钱扔进他们窗户里,听他们笑这句看出,她内心还是心系劳苦大众的。
最后通篇来看,张麻子的兄弟们并没有背叛他,而是在革命胜利,除掉黄四郎了以后,他们的理念与张麻子不同,他们不愿意和张麻子继续回山里,接着艰苦奋斗,而是自己去当新的县长,自己当地主。影片最后火车尾部出现的黄四郎的背影,是一个暗喻。意思是张麻子为首的革命党打败了黄四郎,但是接着又出现了新的“黄四郎”,一样的路子。坐上了一样的火车去往新的城市,历史循环了。(但我觉得这里的火车和影片开头的火车可能代表的不一样,具体含义就不在此说明了,留给读者自行理会)这也是为什么张麻子看到他们一行人的火车后策马跟了上去,他知道革命没有真正成功,自己还要继续去做些什么…。
为什么让子弹飞被称为时代?
让子弹飞,一直以来在我心中是个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它能够真正把中国最传统的一面体现出来,淋漓尽致,一点都不遮掩。在华语电影中,还没有第二部能如此的发人深省,记得当时有影评人评论说《让子弹飞》题材太民族了,剧本也太本土化了,登不了国际的电影“大雅”之堂。但后来据说《让子弹飞》的剧本受到奥斯卡主办方青睐,获邀收录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官方图书馆(那是收藏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影片的地方),如今《让子弹飞》的剧本也成为众多专业参考资料中的一部,这就是对这部影片最有力的褒奖。
《让子弹飞》故事的设定在民国,战火纷飞,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年代,所描述的人民很懦弱麻木,作为一个贫苦生活着的老百姓,他们需要的就只是能活着,有口饭吃就是幸福,如果哪天能看见欺压自己的人被推翻了,那更是再过瘾不过的事了。姜文看清楚了这一点,看明白了人民的习性,懂得人民的需求。知道如何调动人民,不能因为无知而不救。执政者要尽自己的力,让人民觉得幸福。
导演姜文在影片中大段地流露出他精英主义的倾向,但结局却似乎走向了思考。当大家看重了鹅城的风云变幻,我最欣赏的,却是张牧之仰望雄鹰的眼神,仿佛只有他一个人找到了理想,也只有他一个人在孤独中追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让子弹飞相关影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让子弹飞相关影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