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幻想的世界影评赏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幻想的世界影评赏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苏菲的世界》这本书?
评《苏菲的世界》: 于荒诞中寻求出路
文/悦书 图/网络
《苏菲的世界》作为一部通俗哲理性小说,将哲理性与通俗化融于一体,以元小说的叙事策略,向注视者展现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基本思想,通俗易懂,趣味性与学理性相结合。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与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荒诞感——作为“苏菲”的荒诞与最终生命意义的追寻。
文本是建构在现实与虚幻二元对立的基础上,通过套盒式结构,一步步剥离揭示,通过一些线索逐步加大“苏菲世界”的荒诞性。
最初,通过苏菲与哲学家的信件往来,文本显示出作为通俗哲理小说所营造的特有趣味性,席德也被认为是与苏菲平行的人物。而随着第18封信件的到来,文本突然加入了“袜子”这一物象,打破了文本现实的界限。
苏菲从来都没有过这种袜子,袜子却出现在苏菲的房间,继而出现了“明信片”“镜子”“席德十字架”“钱币”“香蕉”等等意象,一步步施加荒诞感,刺激注视者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个现实的世界。
其中,“镜子”的意象出现7次之多。“镜子”意象在表征“自我”与“他者”、“现实”与“虚幻”关系中一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来,镜前的自我与镜中的形象不可能完全同一,“镜像”不过是一个虚幻的自我,一个通过想象的叠加而构建起来的虚假自我。
镜像在《苏菲的世界》中,一是在苏菲、席德出都出现的“镜子”意象,二则是苏菲世界在席德世界所阅读文本的镜像显示,进一步推,也是席德世界在真正阅读者所阅读文本的镜像显示。
我参加了一个读书漂流群,这个月飘到我手里的书就是《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所写。我目前已经看到《亚理斯多德》这一章。
但我拿到这本书翻开目录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的时候,我心想:完了,这个月的读书笔记又写不下去了。然而,令我想不到的是,我低估了这本书的能量。
从第一章伊甸园开始,我就跟着这个叫苏菲的小女孩一起开启了“探险”之旅。我和她一起收到了三封信,我和她一样迷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然而,我和她一起在一个哲学家的带领下一步步探索者答案。
我的确是对哲学提不起兴趣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在这本书中找到我感兴趣的内容。我是一个医学生,我格外关注书中提到的希波克拉底以及他要求他的学生宣示的誓言: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一本书之所以是好书并不在于它的文辞多么华丽,而在于每个读到它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加以内化。
到目前为止,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惊喜不是它罗列出各个时期的哲学家或者先贤们的观点,我之前说了,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它带给我最大的惊喜是:我又像一个孩子一样有了“好奇心”。这本书让这颗沉寂已久的心又重新跳跃起来。
我在给漂流伙伴的信中写道:希望我们能象个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抱有一颗“好奇心”。我也把这句话送给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希望你们都能活得开心。
虽然我没有把整本书都读完,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本关于哲学的书并没有让我对它失去兴趣。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也想试着读一读,那么你可以这样做:
一、不深究一些理论问题。大多数人对于哲学这种烧脑的问题并不感兴趣,那就别浪费脑细胞在这些令人恼火的理论上面。
二、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希波克拉底和好奇心,我也相信,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还会找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幻想的世界影评赏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幻想的世界影评赏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