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漩涡终结者影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漩涡终结者影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八王之乱中司马越扮演着怎样角色?
西晋皇族火拼,参与的王爷们有好几十个,为什么要叫“八王之乱”?那是因为其中八个王爷,曾经执掌过朝政大权,这八个王就算是皇族内乱的代表,在《晋书》中单独做了传记。
这八王中,除了酒囊饭袋的“老不休”,就是年轻气盛的“愣头青”。只有两个最有出息的,司马乂(长沙王)打仗最猛,可惜不会笼络人。司马越(东海王)既有名望,又会笼络人心,更会抓准时机。
在司马家族中,东海王一脉属于远支。所以司马越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笼络盟友,隐忍不发。待到皇族近亲们斗得差不多了,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后期才出手。
看看司马越的盟友阵容:
【士族】司马越幕府中有79人来自士族门阀,而士族就代表了西晋的精英阶层。其中,最出名的士族代表有:琅琊王氏的王衍(文人领袖,王敦、王导、王羲之家族)、太原王氏的王浚(幽州刺史,他爹王沈是西晋开国“三公”)。在他们号召下,文人、士族纷纷投靠司马越。
【皇族】司马越自己就有三个领兵的亲弟弟,司马腾(东嬴公,之后晋升新蔡王,并州刺史)、司马略(高密王,都督沔南、青州诸军事)、司马模(南阳王,都督荆州、镇守邺城)。
司马越有一个关系很铁的堂弟,司马虓(范阳王,豫州刺史),司马虓没儿子,还是过继的司马腾的儿子。此外,司马越跟司马睿的琅琊王一脉关系密切。
除了司马越自己,司马模、司马虓、司马睿都在司马家宗族中很有名望。在他们号召带动下,宗族中很多人支持司马越。
【将领】西晋最能打仗的两个名将:刘琨、苟晞,都为司马越效力。刘琨号称“儒将”,就是“闻鸡起舞”、“吹笳退敌”的主角,纵横并州十多年,刘渊、石勒两大枭雄愣是拿他没办法。苟晞则是西晋第一名将,被称为“当世之白起、韩信”,也被称为“屠伯”,几年间罕逢敌手。
另外,司马腾和王浚,与辽东鲜卑、乌丸关系良好,正是他们引来鲜卑骑兵、乌丸骑兵,将司马颖势力一举覆灭。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西晋末年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年)间的政治动乱,是一场由西晋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极为严重的皇族内乱,共持续16年。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司马越是一个高效的官僚和精明的权力贩子,他比其他皇族更好地掌握了政治游戏。 他利用朝廷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阴谋诡计,不仅战胜了他的竞争对手,而且遏制了惠、怀帝的权力。 作为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的从兄弟,在八王之乱期间,他在京城和朝廷中担任了许多职位。
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后掌握朝权,但期间不但无力控制日益壮大的匈奴汉国政权,更排除异己,杀害中书监缪播、散骑常侍王延等人,大失人心。后更在永嘉四年以讨汉国为率领行台出京,带着大批军队及王公大臣离开首都洛阳,致令洛阳防御薄弱,盗贼横行[82]。在其死后,他带领的大军以及大批王公大臣在苦县宁平城被汉将石勒屠杀[83],不久洛阳亦在永嘉之乱中陷落。秦王司马邺虽在晋怀帝遇害后于长安即位延续国祚,但也在建兴四年(316年)被俘,西晋正式灭亡。而早在荡阴之败后,东海王东走并在徐州收聚兵众,及后更起兵讨伐河间王,迎帝东归。当时东海王就留了琅邪王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下邳。后来琅邪王就移镇建邺,在江左发展,奠下东晋的基础[84]。晋湣帝死后,琅邪王就即位为帝,即晋元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漩涡终结者影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漩涡终结者影评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