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影评,卧虎藏龙 跨文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影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影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怎么评价徐皓峰?前几天看窦文涛的圆桌派,请了徐皓峰当嘉宾,正好看了这期,顺便聊聊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影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影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评价徐皓峰?

前几天看窦文涛的圆桌派,请了徐皓峰当嘉宾,正好看了这期,顺便聊聊徐皓峰。

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影评,卧虎藏龙 跨文化

我们对徐皓峰的身份认知是什么呢?《一代宗师》的编剧,电影《师父》的导演,电影《道士下山》的原著作者,《刀背藏身》等小说的作者,小说家,当然,还有《逝去的武林》的整理者,著名的武指,电影学院的老师,对了,他还是《刀与星辰》这部影评集的写作者。

别人都是如何认识徐皓峰的我不知道,我正是从《刀与星辰》这本影评集认识徐皓峰的,这本书让我对影评刮目相看。比很多掉书袋的影评人写得有趣有料,观点辛辣,下笔的角度十分独特。比如在圆桌派上,窦文涛拿起这本书念了一段不知所云的,李安的《卧虎藏龙》中,玉娇龙与李慕白的那段竹林上的打斗,在徐皓峰看来其实就是两人的调情与做爱。仔细想一下,不得不佩服这个角度,好像确实有道理。

徐皓峰从道教修丹法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故事,完全就变了样。道家有“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的理论,所以想要成就仙道就要找个女人来匹配阴阳。从角度看,李慕白的行为就讲得通了,他下山的真正用心,不是退出江湖,而是要找个女人。当然,修道的人想要找个女人,这个女人是俞秀莲吗,如果没有玉娇龙这个更年轻漂亮,更野性十足的女人出现的话,这个女人很可能就是俞秀莲,但是玉娇龙出现了,李慕白的目标就换掉了。徐皓峰写到这里是讽刺说,“李慕白以一副爱才的模样,说玉娇龙练武走上了歪路,要她拜自己为师,其实是寻欢的借口。而玉娇龙明白他的用心,坚决拒绝,并讽刺李慕白是老江湖。”

所以归根结底来说,《卧虎藏龙》其实是一个男人寻欢不成的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被掩藏在收徒、训徒、礼教的故事之下,看着是一个悲剧。其实就是一个悲剧,因为俞秀莲被骗了,李慕白至死都没告诉她,他需要的女人不是她,而是更年轻漂亮的玉娇龙。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那场著名的竹林打斗就有意思多了,就像两个没有捅破窗户纸之前的暧昧男女,用各种手段玩暧昧,玩刺激等等。所以徐皓峰说,这场打斗其实是李慕白的调情与做爱。

有意思吧。且不论徐皓峰的分析是否符合导演的主旨,至少从道家修道的角度看这部电影,这个角度十分独特。而徐皓峰的影评中,这样独特的角度分析电影,几乎都很精彩,而且经常有各种金句出现。

比如他说,中国的武侠片是一个怪胎,延续着传统文化的华丽外观,但往往内核是抵赖的心态。

还说,武侠电影是国力不足的一种心理补偿。

比如他说,黄飞鸿的起点是泼皮素质,终点是一个给人留面子的狠人,目的是维护一个家族或一个招牌。起点太低,终点不高,难以称侠。

比如,武侠片历史上的大多数影片性质和现今大片一样,不是叙事电影,是晚会。晚会没有价值观,只有口号,“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和“给您拜年了”性质一样。一个故事的核心是辨析价值观,一个晚会的核心是凑场面和凑名角。

毋庸置疑,近年的武术热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逝去的武林》,到《一代宗师》。一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使得多少人开始研习武术。这种贡献是了不起的。

家学渊源,也使得很多在拳谱和武馆里学不到的东西,公诸于世。

值得敬佩的作家,导演,武术指导。

对于徐皓峰是何许人也,外界可能了解的不多,但是在武侠电影界却是响当当的人物。徐皓峰作为当今国内最主要的武侠电影人之一,堪称新武侠文化的传承人。徐皓峰生于70年代北京,北京电影学院教师,武术研究者、电影导演,曾参与编剧王家卫《一代宗师》,导演了《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师父》等三部电影,小说《道士下山》更被陈凯歌改编成同名电影。

随着徐皓峰在国内的名气不断增长,更多人也去关注他所专注的武侠领域,但是徐皓峰的经历是其他人无法复制的。他从小便出生北京武术世家,二外公更是当代形意拳大师李仲轩;从小习武便让他对武术中国武术有了相当系统的认知。

比起其他习武者,徐皓峰算是可以文武兼修的一位。加上本人对电影、武学文化和文学的天赋和后天的耳濡目染,让他在写作和电影拍摄中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和小宇宙,徐皓峰个人所塑造的武侠世界在一次次的构建中成型,从创作脉络来说是见闻作用于评论,评论作用于小说,小说作用于剧本,剧本作用于电影。经过层层递进后,这就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徐皓峰武侠电影。

比起其他导演的成长轨迹,徐皓峰的路数却是完全不同。从一位武术研究者到电影学院教师,到影评人再到小说家,再到编剧和导演;徐皓峰的可贵之处在于把文学、武学和电影的完好统一。故事充满文学性,而不失电影人,这也是其极为高明之处。

更厉害的是他个人构建了一个亦幻似真的武林体系。在体系中,人物毫无拖泥带水和感性诉求、人物皆丰富多样、神秘隐忍、断绝内敛,把武学精神当成行走江湖的价值准则。此外,徐皓峰的武术教给人的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本领,更是人与天地和谐共处的理念,在理念中更包含佛道至理。

徐皓峰就当今的武侠电影圈来说,不仅是一股清流,更是一枝独秀。


关注头条号作者武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之前采访徐皓峰,问他关于武打所谓的“一招制胜”怎么理解,他现场教了简单一招,我也切身体会了一下,并且拿这一招“教训”别人,好使。

很多人认识徐皓峰是从《一代宗师》获得第3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开始的。实际上,他还有多重身份,编剧、导演、作家、大学教授。在《一代宗师》之前,他就导演了《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这两部小成本电影因为没有什么商业运作,因此连上映都成了非常困难的事儿。但《倭寇的踪迹》在文艺电影观众中成为一部交口称赞的好电影。

徐皓峰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视听语言”等课程,颇受学生喜爱,尤其《一代宗师》上映那段时间,徐皓峰的课更是成为学院的的“明星课”,不少导演也前来蹭课。

徐皓峰研究武侠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他的认识里,中国武侠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最好的时代是民国。因为那个时候国家危亡,内忧外患,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强健体魄成了大家的最先的共识,因此明国尚武,这也是民国武术馆大兴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作为作家的徐皓峰,武侠小说背景大多是设定在民国二三十年代。2013年以来,他的作品陆续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武人琴音》,以及长篇小说《道士下山》《武士会》,短篇小说集《刀背藏身》等。

徐皓峰规矩、严谨、仁义。

《一代宗师》里宫二和叶问交流的片段应该会成为经典。

“在北方有句老话: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这些年,我们都是他乡之人。我是真的累了,想回老家。临走前,有样东西要还给您。六十四手,我已经忘了。我在最好的时候遇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我把这话告诉你也没什么。喜欢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这些话我没对谁说过,今晚见了你,不知道为什么就都说出来了。就让你我的恩怨像盘棋一样,保留在那儿。你多保重。”

徐皓峰,不就是央视足球主持人么。

你别说,徐皓峰还真跟张斌长相相似。

在中国武侠电影的几种类型。

徐克充满想象,无视物理原理,怪招叠出。

李安拍《卧虎藏龙》,文人武侠。

陈可辛,拍出了一种科技推理柯南式武侠。

王家卫拍《叶问》,怎么来定义呢,就是一种王家卫式武侠。包括之前的《东邪西毒》是一种小资装逼式武侠。《叶问》格局上有提高,虽有男女之情,还有民族国家。另外还有江湖,江湖规矩和文化。

徐皓峰也拍武侠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影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卧虎藏龙跨文化传播影评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