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浪地球影评视觉分析英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流浪地球影评视觉分析英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流浪地球》除了特效,从剧情到人物,为何外国影迷和影评人的观看则都是以批评为主?
发自内心支持,中国第一部实质上的国产科幻《流浪地球》!中国要想强大,必须要多元化发展,失败也好成功也好必须向前发展,落后就要挨打,大家都懂的。流浪地球,是中国人实质上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是值得国人鼓励和支持的。而不是去鸡蛋挑骨头,更不要去黑。我不是追星族,不管票房多高,赚多少钱,那是国人发自内心一种鼓励!大家要明白这些年美国的科幻电影,赚我们中国人的钱还少吗?远远不只一部流浪地球的票房。难道大家就不希望中国科幻崛起吗?就算和美国的科幻片有距离,我们也要努力向前。大家感觉到没有,看多了美国科幻片,好像全宇宙都是美国的,感觉没有中国人的事。这种感觉很危险,我个人观点,这种感觉也是美国的一种文化战略。现在科幻片从表面上看,是科幻,是娱乐。我想不久的将来,科幻不再是科幻,更不是幻想,而是人类在宇宙生存的格局!谁能走在世界最前沿,谁就有发言权。谁就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国外科幻片投资动不动就是两三亿美元,流浪地球投资3.5亿人民币,基本就是五六千万美元,这些钱在我国科幻电影制作基础基本为0的情况下,拍出这样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流浪地球我觉得更适合中国人看,里面有太多国人特有的情怀,外国人看可能会比较不好理解吧。所以我觉得郭帆主要还是看国内市场,并不是面相世界的,这一点就注定了影片投资不会像国外那些科幻片。
情节上确实有些欠缺,后来才知道我们目前看到的版本都是删减后又做了调整配音的,减了二三十分钟的时长,如果不删减情节上也会更好。
我只能说,流浪地球能拍成这样也不错了,我们的科幻电影才走出了第一步,不要和国外成熟的电影工业链下产出的影片比,人家起步早,技术什么的都成熟,想不明白为什么好多人骂流浪地球的,虽然有不足,但是我看着还不错了。美国二战时就有航母编队,我国近些年才开始发展航母,你用辽宁舰和美国的核动力航母比?我也没见谁敢骂辽宁舰垃圾啊。虽说这么比喻不太恰当,但就是这么个道理,自己有进步,就值得表扬。
我今天把IMDb上面所有低于6分的评价看了一遍,坦白讲,低分并不多,从中间筛出可能是外国人写的,外国人写的和中国人写的英语还是有区别,外国人集中表达的是:灾难片,情节不连贯,里面大小角色刻画不够鲜明,主角是小孩子,不搞笑。
灾难片大概是因为里面有比较多的自然灾害片段,他们认为是2012之类反应末日危机的片子,好莱坞科幻片基本集中了太空飞船,外星人,星际战争之类元素。所以流浪地球自动被划为灾难片。哎,流浪地球如果拍地球人千辛万苦跑到比邻星发现哪个土著文明之类搞个开头,然后再播这些内容估计会比较符合他们的胃口。郭导应该继续拍,有了续集他们就明白了。
情节不连贯,我估计因为随时关注英文字幕,他们看的不习惯。有的外国人评价两个主角一直很中二什么的,突然最后一刻什么都知道了或者死了人知道了。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删减太多情节导致。我看到有人评价说情节删了不少,删减的情节大致知道一点,看不懂他可以帮忙翻译或者回答疑问。
大小角色刻画不鲜明,从好莱坞的影片可以看出每个角色性格很鲜明,分工很详细,有负责拯救世界的,有负责帮助主角的,当然也有反派搞阴谋拖后腿的。总之,一定要有英雄,还要有反派。流浪地球没有英雄,也没有坏的流油的阴谋家,每个人最终的目的是拯救地球,拯救自己的家园。这种情怀是习惯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人无法体会的。
主角小孩子,滑稽,不理智。大概有小孩子的几乎是青春片吧。这种片该配一个硬汉。按中国人的想法,孩子代表未来,代表希望
不搞笑,这么严肃悲伤的片子来搞笑...不过美国大片几乎都有一个逗比负责调解气氛。
好吧,看完以后,我只能说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需要时间去调和。就像十几二十年的美国大片输入,我们搞清楚了他们的思路,等我们十几二十年的中国大片输入,他们也能搞明白中国人的想法,不过这个希望有点悬乎,因为美国政府对外国文化输入一直很警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浪地球影评视觉分析英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浪地球影评视觉分析英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