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明奇妙游节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明奇妙游节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4清明奇妙游播出时间?
此题答案:播出时间是2024年4月4日晚19:30分
具体分析:《2024清明奇妙游》是河南卫视推出的清明节晚会。嘉宾有朱铁雄等。
晚会于2024年4月4日19:30在河南卫视新媒体、大象新闻播出,于20:20在河南卫视电视端播出
你家乡关于丧葬的传统民俗有哪些呢?
我的家乡在湖南,关于丧葬的民俗很多,但随着今天社会的发展,传统土葬大多消失,但仍有一些地方能保持原有的图中习惯,今天我就列举一下:
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6.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安庆地区,这里的丧葬方式比较独特,这种方式叫做厝柩,当地的方言叫做"can",就是将死着的棺木放在野外一处风水较好的地方,棺木四周用砖或其他的硬质东西围起来,顶上用大瓦盖住挡雨。放三年后再改棺下葬。
这里有个细节就是改棺捡骨,听我分解。
1
厝柩的来源是源于明朝初年,常年的战争让南方人员伤亡巨大,田地荒芜。朝廷不得不下令让江西人移民安庆等南方地区,而且还不能回迁。
当移民过来的老人去世后,按遗嘱将老人的棺木放在野外暂不下葬,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这种丧葬方式在当地就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风俗。
2
我就来说一下这厝柩风俗的过程。
人死后,将人体清洗干净,有专门的人员来处理死人的穿戴。死着要被裹上一套用蚕丝做成的外套,鞋子也是用蚕丝做成的,把死着严严实实的裹好,当然死着是光着身子的,这样的好处是以便于三年后捡骨头。
蚕丝织物裹好身体后,放入棺中,盖棺后用铁钩将棺盖钉牢。众人将棺木一起抬到野外的安放地,将棺木用砖木围好,这就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当然这期间少不了道士念经关灯,沿路走灯,相亲帮忙吃吃喝喝的热闹景象,丧葬其实就是活人的文化的闹腾。
3
关于丧葬的传统各地都不一样,但大致相同。大体有几个程序。
一,报丧,人去世后,按照这个人的辈份通知亲戚朋友来奔丧。
二,净身穿衣,亲生儿子,或有威望的人帮死者擦洗干净,然后穿上寿衣。
三,亲人哭丧,子女,姐妹围着灵堂哭喊,诉说死者的生前事。
四,念佛,做道场。佛与道本是两个系统,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在一起为死者超度。
五,三天出殡,同辈与小辈才能去送殡,年长的不可前往。出殡的车子不能走回头的路,这个门出,那个门回。
六,火花,现代文明已取代传统土葬几十年,在火花场做最后的告别仪式。
七,五七,头七,二七一直到五七,每个七要哭亲人。五七要做仪式,化纸房子等,亲戚都会来参加。现在有的五七死后就做了。
八,断七,断七过后,国灰盒送到公墓落葬,以后就每年清明的时候去扫墓上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明奇妙游节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明奇妙游节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