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制服ol步兵番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制服ol步兵番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各战区长官的名字?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中国的主要作战军队有关东军、华北方面军、上海派遣军、华中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华南方面军、台湾军、第十方面军等,这些侵华日军的级别不同,一些是总军,一些是方面军。
关东军:日本关东军在1942之前的级别为方面军,1942年10月,日本将关东军升格为“总军”,其总司令官为梅津美治郎大将,1945年日军投降时,关东军总司令官为山田乙三大将。
华北方面军:1937年8月,日军设立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设在北平,1939年9月编入新设立的中国派遣军战斗序列,寺内寿一、杉山元、多田骏、冈村宁次等人当过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
上海派遣军:日军曾先后两次设立了上海派遣军,第一次是淞沪抗战时期,司令官为白川义则大将;第二次是淞沪会战期间,司令官为松井石根大将。
华中方面军、华中派遣军:1937年11月,日军设立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为松井石根大将。1938年废除华中方面军,同时设立华中派遣军,畑俊六大将、山田乙三大将先后当过司令官,1939年编入中国派遣军。
(畑俊六)
中国派遣军:1939年9军日军大本营为了统一指挥侵华的日军部队,设立了中国派遣军,它的级别为总军,总司令部设在南京,西尾寿造大将、畑俊六大将、冈村宁次大将先后担任过总司令。
华南方面军:1940年2月,日军撤销第21军番号,设立华南方面军,司令部在广州,首任司令官为安藤利吉中将。
台湾军、第十方面军:1944年,日本大本营将台湾军扩充为第十方面军,司令官为安藤利吉大将,主要是负责冲绳、台湾、澎湖的防卫作战任务,1945年日军投降时,安藤利吉向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陈仪(汤恩伯岳父)将军投降。
冷战期间的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下属哪些番号?
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的番号有过多次变更,根据ww2资料:
25.4.44 renamed 1st Guards Tank Army.
4.7.46 renamed 1st Guards Mechanised Army.
29.4.57 renamed 1st Guards Tank Army.
在1960年,其下属单位有:
11th Guards Tank Division (Dresden, East Germany)
近卫第11坦克师
13th Heavy Tank Division (Riesa, East Germany)
第13重坦克师
20th Guards Motorised Rifle Division (Grimma. East Germany)
二战日军的作战军,大概由多少师团组成?结局如何?
日本的作战单位是师团,日本的一个师团规模比当时中国国民党的一个军都要大。人数为两万五千人。国民党标准师为一万零五百人。当时日本拥有甲乙丙丁四级师团。其中甲级师团的战斗力最强,乙级师团次之,丙级和丁级师团战斗力最差。日本的甲级师团总共二十五个是日军中的精锐。初次之外还有一个最强的近卫师团。由于近卫师团在入侵台湾的战斗中伤亡惨重。导致其在日后的战斗中没有再出动它的职责就是守卫日本皇宫,实际上为日本皇家禁卫军。日军甲级师团的步兵武器为三八步枪这是一款杀伤力非常弱的步枪,而且性能落后枪身过长,适合拼刺刀。手枪为南部十四式手枪是当时世界上最差的手枪。轻机枪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就是所谓的歪把子。射击精准度不高,火力持续性差,性能极差。重机枪为九二式重机枪,仿造法国哈其开斯重机枪。使用七点七毫米子弹。虽然有一定的杀伤力。而且又是气冷式重机枪。但是该枪也存在致命缺点首先是重,其次是不容易操控,需要两个人操控而且该枪并不是当时先进的重机枪。反而有点落后。日军的一个小队配有两门掷弹筒。专门负责摧毁敌军的重机枪。日军一个大队拥有八挺九二式重机枪。数量超过中国军队一个营的重机枪数量。日军甲级师团同时还拥有一定数量的迫击炮,山炮,坦克,装甲车等炮兵装甲兵部队。这些重武器拥有一定的杀伤力而且作战的时候有海军和航空兵的支援。所以压力比较低。同当时中国国民革命军德械师装备相比日军的轻武器处于劣势地位。不如中国军队的轻武器好。但是在坦克重炮等方面占有优势能给予中国军队重大杀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甲级师团基本上被调到了太平洋战场上但是被实力强大的美军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基本上只有几百人存活下来。昔日的甲级师团不复存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制服ol步兵番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制服ol步兵番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