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文字步兵幕番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文字步兵幕番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83年3月25号我国第一支预备队?
1983年3月25日,我国第一支预备役部队锦州预备役步兵师正式组建。此后,各军区及军兵种普遍组建预备役部队。
同年5月,总参谋部发出通知,明确预备役部队实行统一编制,有关师、团均授相应的军旗一面,并授予番号。从此,中国预备役部队开始了全面建设时期。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成立于哪一年?
1936年成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由“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和密山反日游击队(1933年1月)”发展而来,34年10月更名“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36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正式成立。
第四军下设4个师和3个游击团,李延禄任军长,胡伦任参谋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全军约2100人。军长李延禄被调离后,由李延平担任军长。
二战时期德国第22“空降”师都有哪些参战经历?
德军第22机降师是国防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陆军师之一,先后参加了法国战役、对苏作战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的作战,尤其在东线的克里木战役中表现优异,得到了当时的第11集团军司令曼施坦因元帅的高度认可。第22机降师在结束克里木的战事后,被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调往了克里特岛执行防御任务,此后一直部署在南欧,故而没能参加东线后来的一系列关键战役,将这样这支王牌部队闲置起来实在是令人不解,完全是对宝贵的陆军资源的浪费!
第22机降师并非一直保持着这个番号,而是根据战场定位在机降师和步兵师之间来回切换,最初该师是的番号是国防军第22步兵师,随后接受了机降训练,成为了国防军唯一的一支机降作战部队。不同于一般的空降作战,德国陆军认为空军组建的空降师(伞降或者滑翔机降落)由于只能携带轻武器,而且数量太少,只能达成一些战术目标,而要想取得战役级的胜利,就必须整建制的投入拥有一定重武器的作战部队,实施大规模的机降(由运输机搭载),对空降部队的战术胜利进行扩张。在1940的西线战役期间,第22机降师就和空军的第7空降师协同对荷兰实施大规模的空降作战,由于先期空降的空降师伞兵没能成功的占领预定的机场,导致搭载第22机降师的运输机不得不在盟军的火力打击下强行实施降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第22机降师最终还是完成了占领荷兰的作战任务。该师的伤亡超过28%,军官的损失更大,所以没能参加此后对法国的作战,一直在后方休整。
虽然第22机降师是当时德军唯一的一支机降部队,但是并没有参加著名的克里特岛空降作战,原因是由于克里特岛的作战计划部署比较仓促,而第22机降师尚在罗马尼亚执行油田的保卫任务,由于调动不便最终由第5山地步兵师代替执行克里特岛的机降作战行动。第22机降师则着手准备参加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第22机降师也改回步兵师的番号执行地面作战。第22步兵师隶属于第11集团军参加了东线战场南翼的一系列作战,第22步兵师在残酷的克里木战役中经受住战火的考验,经常同数量占据优势的苏军作战,并最终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占领了整个克里木半岛,第22步兵师既进行了野战下的进攻和防御作战,也参加了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攻坚作战,成为第11集团军里最有战斗力的步兵师。
这样一支拥有丰富攻坚作战经验的步兵师却没能继续参加南翼的下一阶段进攻行动,尤其是投入到斯大林格勒的争夺战中,而是被派往了地中海战场的克里特岛执行防御任务,长达两年的时间里这个师一直驻扎在克里特岛。直到1944年9月,第22机降师才被调离克里特岛,前往巴尔干半岛,归入F集团军群作战序列之下,执行那里的反游击作战。第22步兵师在战争末期被更名为第22国民掷弹兵师,最终在南斯拉夫投降。
苏联二战期间一共有多少序列的集团军?
二战时期苏军的集团军编程并不固定,而是取决于受领的任务,一般小于西方国家的集团军编制,规模接近于西方的一个军。
二战苏军主要有几个如下类型
诸兵种合成集团军
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是主要的野战力量,这种集团军通常编有3-4个步兵军、一个集团军炮兵旅、1-3个坦克旅以及支援步兵的独立坦克和突击炮部队。1943年底苏军共有55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
突击集团军
突击集团军共组建了五个突击集团军。
坦克集团军
坦克集团军也是主要的野战力量,通常管制2至3个坦克和机械化军、一个独立坦克或自行火炮旅、两个炮兵团以及轻型防空力量,还有一个榴弹炮兵团和一个火箭炮兵营。担任的任务主要是快速集群,利用突破来完成战役任务,当时共组建了六个坦克集团军。
空军集团军
空军集团军作为战役兵团,主要用于和地面部队协同作战,共组建了18个空军集团军。
就开战之初的集团军情况说明一下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陆军共有27个集团军,具体为
一、边境军区
列宁格勒军区:1941年6月24日改为北方面军,辖第7、14和第23集团军
波罗的海沿岸军区:1941年6月24日改为西北方面军,辖第8、11和第27集团军
西部特别军区:1941年6月24日改为西方面军,辖第3、4和第10集团军,6月24日新组建第13集团军
基辅特别军区:1941年6月24日改为西南方面军,辖第5、6、12和第26集团军
敖德萨军区:1941年6月25日改为南方面军,辖独立第9集团军(之后6月25日改为第9集团军)
上述边境部队共有15个集团军
战争爆发前苏军一共拥有了27个集团军,番号为第1-27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每个集团军编有2-3个步兵军和1个机械化军,还有航空部队。在战争爆发后,苏军又先后组建了120个集团军,到战争结束时,苏军拥有66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6个近卫坦克集团军。这里只统计了苏军地面部队,空军集团军并没有包括其中。
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苏军一共组建过66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这些集团军司令部是在各军区指挥机关或者其他高级指挥部的基础上组建,作战序列如下:第5集团军(2次组建),第10集团军(3次),第16集团军(3次),第19集团军(4次),第29、30、31集团军,第32集团军(2次),第33、34、35、36、38、39、40集团军,第37、41集团军(2次),第54、55、56、57集团军,第58集团军(3次),第59、60、61、65、67、69、70集团军,还有滨海集团军、列宁格勒民兵集团军、近卫空降集团军等。
预备集团军:苏军组建的战略预备队,绝大部分由新兵组成,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水平都非常差,原本是计划将这些集团军训练完毕后作为野战集团军投入作战,但实际情况是经常被紧急投入前线以替代那些几乎打光的部队,残酷的前线战斗使这些预备集团军伤亡远大于其他集团军。苏军一共组建了10个预备集团军,如果算上重建的预备集团军,数量将达到13个,其中有10个改编为合成集团军,1个改编为坦克集团军。
坦克集团军:苏军的坦克集团军最多的拥有6个,分别是第4坦克集团军(2次组建)、第5坦克集团军、近卫第3、4、5、6坦克集团军。战争后期的坦克集团军一般编制有4-6.5万人,辖2-3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1个反坦克旅和其他大量的独立部队,装备有8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750门火炮和迫击炮。
此外战争中,先后有10余个集团军改名为近卫第1-11集团军和突击第1-5集团军,这种集团军的编制比一般的集团军要大,加强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作为重要的进攻兵力,担负某一重大的突击或防御任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文字步兵幕番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文字步兵幕番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