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希作品种子番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希作品种子番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第2集团军去掩护第6集团军的侧翼?
1942年下半年的德军顿河战线上,从西到东依次部署着德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德军第6集团军、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以及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苏军的“天王星行动”正是将主攻方向放在了防守薄弱的罗马尼亚军队的防区上,进而迅速达成了决定性的突破,合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大部,给南翼德军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既然装备低劣的罗马尼亚军队无法担负第6集团军的侧翼掩护任务,为何不由远在沃罗涅日的德军第2集团军去代替罗马尼亚军队的位置呢?
其实一开始陆军总司令部也是想让德军第2集团军担负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侧翼掩护任务的,德军计划第2集团军将一直伴随第6集团军向斯大林格勒推进,随着侧翼的不断拉长,再由其他联军集团军驻守第2集团军的防线,以腾出第2集团军用于进攻中。不过实际战局并非德军所计划的那样,德军在占领沃罗涅日后遭到了意料之外的强大反攻,苏军投入了新组建的坦克集团军,这些坦克集团军虽然尚未成熟,但是数百辆坦克的集中使用无疑给当面德军沉重的压力,德军即便在沃罗涅日投入了第2集团军后仍旧留置了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部分装甲部队来应付苏军持续不断的反攻,导致第4装甲集团军无法全部投入到对顿涅茨河和顿河区域苏军主力的围歼中,希特勒为此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解职。
1942年的夏季德军已经开始向斯大林格勒和罗斯托夫挺进,而第2集团军仍旧被苏军牢牢吸引在沃罗涅日,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一直在不断的反攻中,最终迫使德军陆军总司令部改由意大利军队和罗马尼亚军队沿斯大林格勒西北方的顿河和南面的伏尔加河掩护德军第6集团军过度延伸的侧翼。苏军在沃罗涅日除了牵制了德军整个第2集团军,还有1-2个装甲师,这些机动部队原本是要加入斯大林格勒或者高加索的主要突击中的。
从战略上来看,沃罗涅日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其位置又在整个南翼德军突出部的根部,从而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德军必须据守住沃罗涅日,以防止苏军利用这个交通枢纽从这里集结强大的进攻兵力,否则苏军将会轻易的突入到德军的大后方的,而德军那些远在前线的主力都遭到苏军的合围,那将是整个南翼德军两个集团军群的上百万军队,所以即便苏军不在沃罗涅日发起强大的反攻,德军也有必要在沃罗涅日部署自己的部队,而不是联军部队。德军第2集团军无法加入到南翼的大决战中,坚守沃罗涅日的作战任务同样具有战略意义,甚至不亚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决战。
第2集团军是东线德军最弱的一个集团军,未有大的建树,但也逃过苏军数次严重打击,像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整体被苏军合围,幸运的避免全军覆灭。直到1945年4月但泽陷落后,其残部编入东普鲁士第4集团军,其番号才消失。
1942年6月28日德军实施蓝色方案时,第2集团军位于南方集团军群最北端,北联驻奥廖尔地域的第2装甲集团军、南联驻哈尔科夫地域的第4装甲集团军,其主要使命是掩护第4装甲集团军进攻沃罗涅日的北方侧翼。7月6日第4装甲集团军攻占沃罗涅日,同日斯大林成立沃罗涅日方面军,7日开始即猛烈攻击第2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9日希特勒提前把南方集团军群拆分为A、B集团军群,第2、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匈牙利第2集团军归属博克的B 集团军群,执行沿顿河进攻斯大林格勒、掩护A 集团军群攻向高加索北方侧翼的任务。23日希特勒下达第45号令“B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加强顿河上的防御工事,迅猛突向斯大林格勒,消灭集中在那儿的敌军,占领这座城市,封锁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陆上交通和顿河航运。随后快速部队沿伏尔加河向阿斯特拉罕进军,封锁伏尔加河航道。”24日希特勒调A集团军群意大利第8集团军增援B集团军群,为此B 集团军群决定以第6集团军强攻斯大林格勒,以第2集团军掩护、屏蔽沃罗涅日方向,以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为第6集团军侧翼和后应,这是符合实际情况顺次执行军事行动的举措。
巴巴罗萨计划失败后,德军放弃全面进攻思想,在苏联南方实施重点进攻。即使如此依然面临进军战线过长,己方兵力不够分配的问题,不得不求助于其盟军。虽然他们的战斗力堪忧,有如龙德施泰特评价的“罗马尼亚军官和军士们远离战争,意大利人害怕麻烦,而匈牙利人只想着回家,只有斯洛伐克人和来自罗马尼亚山区的部队非常谦逊,但是(德国)将军们认为他们装备落后,训练不精,完全没有做好为德国国防军而战的准备。”
整个7月从沃罗涅日到顿河大河曲部300余公里的河段除了与第6集团军当面对抗的苏军,顿河南岸无苏军一兵一卒,在德军保持攻势态势下,以盟军防御河流防线不失明智之举。而苏沃罗涅日、布良斯克方面军对第2集团军的持续反攻也让它无力抽身,惶论战事紧张过程中用战斗力低下的盟军替换了。8月6—17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第40集团军在沃罗涅日以南突破匈牙利第2集团军防御,强渡顿河在西岸建立登陆场。9月15日第60集团军对沃罗涅日实施直接突击,至10月5日攻破第2集团军防线,强渡沃罗涅日河进入城市南郊和西南郊,B集团军群被迫抽调4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最高统帅部增派1步兵师投入反突击才稳定战线。
如果德国人以第2集团军靠近第6集团军掩护其侧翼,那么中央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之间近200公里的空缺又该由谁来填补呢?战争中军队的接合部可是最虚弱最容易为敌所乘区域。更何况以10万人的第2集团军掩护漫长的顿河防线,也不过是窟窿一大堆。匈牙利第2集团军5万余人、意大利第8集团军8万余人,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15万余人,配以德第48装甲军的增强,虽然德国的将军们担心第6集团军的侧翼安全,但德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11月18日表示“俄军不再拥有任何值得一提的资源,他们无法发动大规模攻势!”
德军投降后还有400万军队,之中还有不少精锐部队,投降前为何不调回柏林防守?
那么总有人提出这样一个概念,这好像当时德军的兵力充足,脑子有问题才不调兵回防。德军当时到战败时候兵力看似不少,其实很分散的,只能用老弱残病来形容民,主要的精锐早已经消耗干净了,也没有什么真正可以说随便调动的部队,在各条战线上,德军都在败退。
许多部队根本就不是能不能调回来的问题,当时的德军遭受多方向的围攻,从任何一个方向是抽调掉部队都不是现实的,抽调一个或两个师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抽掉几十万人也许才有效果,但是后果还是崩溃级别,一旦把几十万德军从一个方向上抽调出来,那么这个方向上等于崩溃一样,后果更为严重。当时的德国交通已经瘫痪了,像把一只部队调回柏林,理论上可行,实际根本办不到。
在当时的情况来说,德国根本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还梦想德军可以改写历史,是不是有想太梦想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希作品种子番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希作品种子番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